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在非遺傳承人的巧手中化作時尚文創,傳統剪紙技藝煥發新生機。近日,安吉縣社區教育學院遞鋪分院組織開展的非遺剪紙文創作品系列培訓圓滿落下帷幕,這場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的培訓活動,吸引了來自遞鋪街道各個村鎮、社區的120多位學員熱情參與。
本次培訓特邀安吉縣非遺剪紙傳承人蔣娟老師擔任授課講師。蔣娟老師深耕剪紙藝術多年,不僅剪紙技藝精湛,更致力于將傳統剪紙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在培訓過程中,她化身“非遺引路人”,從剪紙的基礎技法講起,耐心細致地向學員們傳授起稿、裁剪、修飾等關鍵步驟。學員們聚精會神地聽講,不時動手實踐,在紙上勾勒圖案、小心翼翼地裁剪,教室里滿是紙張輕響與交流探討聲。
隨著課程推進,培訓進入創意迸發的文創制作環節。蔣娟老師別出心裁,引導學員們打破傳統剪紙的局限,將剪紙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用品的創作。學員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在蔣娟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巧妙應用,制作出獨具特色的手提包、精致小巧的耳環、古典雅致的發簪、香氣四溢的香包等文創作品。這些作品既保留了剪紙藝術的傳統韻味,又融入了現代設計理念,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
“以前覺得剪紙就是貼在窗戶上的圖案,沒想到還能做成這么好看的手提包,我要把它送給女兒!”一位學員手捧自己精心制作的手提包,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另一位學員展示著剛完成的剪紙發簪,興奮地說:“這個發簪太漂亮了,我學會后可以教給家里的小朋友,讓他們也感受非遺剪紙的魅力。”學員們的積極反饋,充分彰顯了此次培訓的成功。
此次非遺剪紙文創作品系列培訓,不僅為遞鋪街道的居民們搭建了學習非遺技藝的平臺,更讓傳統剪紙藝術以全新的形式走進現代生活。通過將非遺文化與文創產品相結合,既激發了學員們的創造力,也讓非遺剪紙技藝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未來,遞鋪分院將繼續挖掘本土非遺文化資源,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非遺傳承活動,讓更多人領略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何豐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