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中國傳統藤編技藝,體會中國傳統手工匠人的耐心和巧心,浜河社區“巧亦軒”共富工坊迎來非遺傳承的清涼共富——通過長藤編織技藝培訓,為轄區寶奶群體打造“帶娃增收兩不誤”的學習與實踐平臺。
在“共富課堂”上,非遺老師詳細介紹了藤編這一傳統實用工藝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價值,并現場示范長藤編織手提包的制作流程。“左邊的尾巴翻下來,右邊的尾巴穿過去,一拉一推,一個田字格就編好了……”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寶奶們熱情高漲,積極動手實踐,不時就編織技巧向老師請教,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此次活動充分彰顯社區教育的服務功能,精準聚焦寶媽群體的現實需求:課程時間靈活設置,與接送孩子時段無縫銜接,同時社區托育服務同步開展,解決寶媽后顧之憂;建立“學藝—制作—增收”完整鏈條,成品通過“巧亦軒”線下展銷平臺直通社區集市,將手工技藝轉化為實際收益。
“這可比奢侈品包金貴,是自家手藝的體面!”李阿姨舉著半成品手提包欣喜地表示,手工制作帶來的不僅是實用物品,更是滿滿的成就感。張阿姨則期待通過掌握藤編技能,利用閑暇時間創作手工藝品并實現售賣,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樸實的話語中,流露著對社區教育賦能增收的認可與期待。
據悉,非遺藤編課程將在浜河社區持續開展,學員作品也將推薦至區尚善之家義賣。未來,社區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整合產業資源、注入科技力量,深化社區教育內涵,為繪就“共富”新藍圖注入更多活力與動能。(胡田田 蔣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