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羅娟)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人社部、教育部、發展和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研究編制了《“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已于近日印發并公布。
湯濤介紹,這是我國首次編制的國家級職業技能培訓五年專項規劃。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我國將組織實施政府補貼性培訓7500萬人次以上。
湯濤指出,就業新的增長點和新就業形態在不斷發展變化中,迫切需要勞動者提升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與此同時,職業培訓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技能人才培養不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進步的要求;“就業難”和“招工難”兩難并存;培訓基礎能力薄弱,等等。
《規劃》提出,到2025年要實現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更加完善;共建共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更加健全;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職業技能培訓服務更加有效等4個主要目標。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還提出了五方面重點任務:健全完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提升培訓供給能力;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標準化建設;完善技能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
“探索拓展技能人才‘新八級’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讓技能人才和專技人才等可以貫通發展。”針對當前一些勞動者不愿當工人,技能成才、技能就業吸引力不足的社會現狀,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劉康在會上回應說,為了不斷壯大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的技能人才隊伍,《規劃》專門就完善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提出了明確要求:完善技術工人的整個職業發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加強對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勵;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