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輟學學子成長為年薪幾十萬元的企業高管,從貧困女孩成為一名烹飪高級工,從農家子弟到企業掌門人……這一個個逆襲的故事,發生在永康職業技術學校的江西班、云南班、貴州班和四川班里。
在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筆者采訪到了這些從永康走出去并實現小康夢想的學子們。
“來永康前,我從沒想過有一天能靠技藝,自己當老板。”回想起因貧困輟學的那段時間,畢業生劉家煌十分感慨。如今,來自江西吉安縣的他已在永康開辦了一家模具加工企業,年收入約70萬元。
與劉家煌一起來永康的另外9名同學,或自主創業成功,成為企業主、公司高管,或成為企業技術骨干。此前,他們大多因家庭經濟原因輟學在家,在吉安縣對口幫扶地永康市的對接下,他們來到永康職業技術學校,被編入機電導生班,與車間師傅結對,以導生制培養模式鍛煉技能。
一晃幾年過去,這10名學生全部在永康就業、創業,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
今年17歲的番明蕊,是云南省南梁河縣東西部協作建檔立卡的貧困生。高一那年,母親身患重病需要昂貴的治療費,作為家中長女的她被迫輟學打工,在酒店做柜臺收銀員。“工作了兩個月,我哭著和家人說,想念書”。
一次偶然機會,番明蕊得知永康職業技術學校開設了“云貴班”,招收云南、貴州的貧困學生,在免學費的基礎上給予相應的助學金,她仿佛看到了希望,“一開始家人并不理解我去讀職高,甚至覺得有些丟人,但我一再堅持,他們最后還是同意了。”
2019年,番明蕊遠離家鄉,來到永康職業技術學校就讀烹飪專業,掌握了中西式面點、熱菜、雕刻等多項專業技能。“為了練習刀工,蘿卜、黃瓜這類食材每天要切幾十個。備賽期間,就一直待在實訓教室反復練習,從早上7點直到晚上9點。”一門心思用在專業上的番明蕊成長很快,在2020年永康市“中式烹飪·中式面點”比賽中獲獎,并成功獲評“中式烹飪”高級工。
番明蕊一邊學習專業技能,一邊掛念家人,每月堅持攢下幾百元補助金,資助家人或者買禮物,“他們感受到了我的成長,也對職業教育的觀念有了很大改變。”
生活在永康這座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番明蕊心中充滿期待,“不少畢業的學長學姐創業成功,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這樣的人。”她說。(王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