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8周年,7月31日,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東信社區組織退役軍人走進余杭抗日戰爭紀念館、良渚博物院,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永葆軍人本色”主題研學活動。通過沉浸式學習體驗,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激發退役軍人建功新時代的奮進力量。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東信社區的退役軍人們懷著崇敬之心列隊步入余杭抗日戰爭紀念館。在講解員的細致引導下,大家專注凝視館內珍貴的歷史遺存:泛黃的老照片定格著烽火歲月,斑駁的抗戰文物承載著崢嶸記憶,詳實的史料記載還原了余杭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壯烈史詩。當目光觸及展柜中的土槍土炮與抗戰家書時,參戰老兵汪叔叔不禁熱淚盈眶。他輕觸展柜玻璃,動情說道:“這些家書字里行間都是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作為退役軍人,我們必須守護好這份紅色基因,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探源中華文明 堅定文化自信
下午,研學隊伍轉至良渚博物院。面對五千年前的文明遺址,退役軍人們駐足良久:精美的玉器折射出先民智慧,恢宏的水利系統彰顯著開拓魄力,讓大家深切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良渚先民開天辟地的智慧與堅韌,和我們軍人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精神一脈相承。”退役軍人康叔叔深有感觸地說。實地探訪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筑牢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凝聚奮進力量 續寫軍人榮光
此次活動創新采用紅色教育與文化浸潤相結合的形式,組織退役軍人們邊走邊看、邊學邊議,在重溫軍旅記憶中增強榮譽感、歸屬感與使命感。參與活動的退役軍人紛紛表示,將永葆軍人本色,把汲取的精神力量轉化為服務社會、建設家園的實際行動,為社區治理注入“老兵”動能。(趙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