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學家精神、網絡安全與3D打印在鄉村課堂“同臺獻藝”
在寧波市古林蜃蛟小學的教室里,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交響樂”正在上演。寧波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第三黨支部以“紅”動鄉村為指揮棒,為鄉村孩子們連續奉上科學家精神、網絡安全與3D打印技術三大主題的“科普盛宴”。從無人知曉的屠呦呦到觸手可及的3D打印,從虛擬世界的風險防范到現實科技的魔法呈現,這場跨越科學與人文的“三重奏”,正為鄉村振興注入全新動能。
第一樂章:科學星火燃初心
“這位奶奶用一株小草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當支部書記余挺挺老師展示屠呦呦在實驗室工作的照片時,三年級學生們第一次認識了這位諾獎科學家。通過190次實驗失敗仍不放棄的故事、青蒿素動畫演示和“國家需要就是方向”的集體誦讀,科學的種子悄然播撒。“原來科學家不是書里的雕像!”一名學生課后的話,道出了這場精神洗禮的意義。
第二樂章:數字防線護成長
“你的密碼像牙刷一樣私密嗎?”網安工程師學院林爽爽老師的提問引發陣陣笑聲。通過模擬“釣魚鏈接”攻擊、分析“免費皮膚”騙局,抽象的網絡威脅化為具象的“安全口訣”。當孩子們齊聲喊出“不點擊、不透露、要報告”的九字方針時,這場“黨建紅+科技藍”的碰撞,正在為鄉村數字時代筑牢第一道防火墻。
第三樂章:“神筆馬良”現真章
全國技術能手徐吳老師帶來的3D打印課將氣氛推向高潮。從《神筆馬良》動畫切入,到親眼目睹打印機“吐”出立體玩偶,孩子們在“輪廓填充”“電腦建模”的探索中,觸摸到智能制造的未來。“我要打印會飛的房子!”天馬行空的想象,恰是創新火種被點燃的證明。
黨建領航:奏響鄉村振興“大合唱”
三堂課,三種色彩,同一份初心。科學家精神的“傳承紅”、網絡安全的“守護藍”、智能制造的“創新銀”,共同勾勒出寧波職教中心第三黨支部“黨建+專業”賦能鄉村的立體圖景。
鄉村振興不僅要送知識,更要種夢想;不僅要補短板,更要拓視野。當屠呦呦的堅守、網絡安全的意識、3D打印的創意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幾堂成功的科普課,更是一個關于“教育何以改變鄉村未來”的生動答案——以黨建為弦,以專業為指,方能奏響人才振興的時代強音。(余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