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在寧波開幕。博覽會以“向新 向實 向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中東歐14國及英、德等9國參展,展覽規模達8萬平方米,涵蓋人工智能、綠色經濟等前沿領域。浙江省教育廳廳長陳春雷出席大會開幕式。
作為博覽會人文交流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九屆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交流活動于5月23日至25日舉行。活動由浙江省教育廳、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寧波市教育局、北京外國語大學及在甬高校承辦。黑山共和國副總理布迪米爾·阿萊克西奇,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負責人出席相關活動。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舒培冬出席相關活動并致辭。來自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14個中東歐國家的300余位政府代表、教育界專家及企業人士參會。
開幕式上,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萬里學院分別與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普林技術學院、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簽署合作協議。中匈跨境電商絲路學院(籌)、中匈傳統醫學絲路學院(籌)、中匈青少年人文交流驛站等3個項目揭牌。現場還啟動了中斯人才跨國實習與就業行動計劃。在主旨報告環節,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國內院校與波黑巴尼亞盧卡大學等中東歐國家院校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討。
活動期間,還舉辦了中國-中東歐人文交流會議暨第三屆浙江-中東歐國家教育智庫聯盟年會、中東歐國家區域國別研究研討會等專題會議,以及中國(寧波)-保加利亞職業教育產教合作對接會、中國(寧波)-匈牙利高校學科建設對接會、中國(寧波)-斯洛伐克教育合作對接會等3場雙邊對接活動,在智庫研究、人文交流、產教融合、中醫藥及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交流成果。
據悉,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建立以來,我省特別是寧波市積極打造對中東歐教育合作高地,已取得一系列合作成果。寧波舉辦了九屆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交流會,累計簽署合作協議近120項,已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教育合作品牌項目。全省教育機構與中東歐國家近100所院校建立了常態合作交流關系,設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創新合作研究中心、浙江-中東歐國家教育智庫聯盟、中國-中東歐國家音樂院校聯盟等高能級合作交流平臺。2022年由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發起成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已被正式納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