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竹編扇課堂在大通橋社區活動室熱鬧開課。銀齡志愿者鄭鳩妹老師,作為社區公認的“編織達人”,早早地來到了活動現場。她帶著老人們穿梭于竹篾之間,編織出精美的扇面。鄭老師不僅將復雜的傳統技法拆解成簡單易學的步驟,還巧妙地融入了現代裝飾元素,讓古老的竹編技藝煥發出新的活力。課堂上,老人們圍坐在一起,一邊認真聆聽鄭老師的講解,一邊動手嘗試編織。雖然他們的動作有些生疏,但大家都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和專注。
編織過程中,老人們互相交流、互相幫助,氣氛十分融洽。有人在編織技巧上遇到困難,鄭老師會立刻上前指導,耐心地講解每一個細節。隨著編織的進行,一把把精巧的竹扇逐漸成型,老人們的臉上也洋溢著滿滿的成就感。這堂竹編扇課堂不僅讓非遺文化在社區“活”了起來,更織就了鄰里互動的新網絡。通過共同學習和創作,老人們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他們從陌生到熟悉,從獨自生活到相互陪伴,社區的凝聚力也在悄然增強。
編織班的開設,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還讓他們在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找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關懷。編織時光,編織美好。在這個充滿愛與溫暖的社區里,老人們用雙手編織出了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也為我們留下了一段段難忘的溫暖故事。(望江街道社區學校王麗、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