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溫州市龍灣區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在龍灣區職業技術學校永中校區成功舉行。本次活動以“課標導向下的教學實踐與創新”為主題,通過公開課展示、評課研討、經驗分享等系統性環節,深度探索中職數學教學改革路徑,著力實現教學質量與師生專業素養的協同發展。
上午8:00至9:30,與會教師們首先觀摩了兩堂精彩的公開課。朱孟妍老師帶來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一課,通過生動的實例和清晰的講解,讓學生深刻理解了離散型隨機變量的概念及其分布特性。課堂以“幸運大轉盤”轉盤設計為情境,通過問題鏈引導學生構建隨機變量分布模型,直觀呈現分布列規律。
隨后,王曉丹老師的《復數》公開課,立足機械專業需求,將復數運算與數控加工中的坐標系轉換結合,以豐富的互動環節和深入的探討,激發了學生對復數這一抽象概念的興趣。
公開課結束后,全體參會教師移步至行政樓三樓會議室,展開了熱烈的評課交流。朱為強老師擔任主持人,他引導教師們圍繞《中職數學課堂觀察量表》中的各項指標,對兩堂公開課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評價。教學目標與課標一致性:
教師們普遍認為,朱孟妍老師的《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一課,教學目標設定明確,與《中職數學課程標準》要求高度一致,有效引導學生掌握了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基本概念和分布特性。課程全面覆蓋了離散型隨機變量的相關知識點,并通過實例分析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教師們建議,可以在課堂中增加一些思考性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不用自己現成設計,可以給學生留白。
王曉丹老師的《復數》課,教學目標也緊扣課標,還可進一步細化目標,明確學生在本節課后應達到的具體能力水平。王老師采用了探究式學習方法,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她也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起點,教學方法匹配與學情與課標銜接,互動環節豐富,將數字化工具引入課堂,借助機械臂專業引領,拓展復數的幾何意義和應用。
隨后,王建子老師以《基于課標的模塊化教材解讀與教學策略——以〈隨機變量及其分布〉為例》為主題,進行了經驗分享。王建子老師結合自己教學實踐,詳細解讀了《中職數學課程標準》中關于《隨機變量及其分布》的內容要求,并分享了如何通過模塊化教學策略,將復雜的知識點分解成易于學生接受的多個模塊。特別強調了對照“水平一識記”到“水平二應用”要求,重構“二項分布-質檢案例”“正態分布-成績分析”教學模塊;演示如何用GeoGebra模擬正態曲線3σ原則,化解傳統查表教學的抽象性。
最后,副校長劉華西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他表示,本次教研活動不僅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更激發了大家對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思考。他強調,未來龍灣區中職數學教研組將繼續秉承“課標導向、實踐創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適合中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努力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本次教研活動通過“課例實證+數據評析+策略輸出”的閉環研討,為區域中職數學教學改革提供了可復制的范式。(賈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