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金華市金東區塘雅鎮的黃菁菁,一直工作生活在杭州。雖然事業有成,但家鄉一直是她心中最深沉的眷戀。2010年,黃菁菁為了家鄉木版年畫的傳承發展和教育普及,毅然賣掉了自己公司,回到了家鄉發展木版年畫藝術。家人們也被黃菁菁的執著而打動,她的先生和兒子也陸續回到家鄉,與她一起傳承復興木版年畫。
2014年,黃菁菁個人出資創辦了10000平方米公益性博物館。自開業以來,開展各類主題活動200多場,現場接待全國各地59余萬人,在北京、杭州等8個城市策展主題展覽24場,接待觀眾120多萬人次。黃菁菁將博物館作為連接社會各界與傳統文化教育普及的橋梁和紐帶,堅持全民藝術普及教育。以博物館為中心原點,探索通過多學科多形式融合創新,延伸博物館的“教育”空間。
黃菁菁為了助力鄉村振興,來到田間地頭開展田野調查,通過對話、記錄收集鄉村第一手資料,與金華市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等多所高校合作,打造木版年畫共富學堂。既施之以魚,更授之以漁,倡導知識致富,弘揚勤勞致富,讓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為建設“重要窗口”集智聚力。
黃菁菁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與思想更好走向世界。她一直參與多項國際研討會,讓木版年畫影響世界各國。近年來,黃菁菁與浙江省文化館合作的課題,納入文化旅游部海外項目庫和2021年部省合作項目,受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保加利亞索非亞中國文化中心進行推廣。金華木版年畫也成為一張文化名片,是金華的城市禮品,不斷走出浙江、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黃菁菁將金華木版年畫作為平臺和紐帶,探索用文化推動鄉村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繁榮的新模式。通過十多年的努力,黃菁菁把一張小年畫繪出了大文章,讓金華木版年畫從宋代的歷史走進了現代生活,從金華的鄉村走向了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