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經歷了從單向“引進來”到逐步“走出去”的過程。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利用線上線下和虛擬現實相結合的教育模式,依托合作辦學和教學實踐平臺,利用跨境項目、多元課程、國際會議、國際學者和來華留學生等優質國際教育資源,建設在地(具有本土特色的)國際化氛圍,為全體學生提供增強國際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機會,向著實現培養高層次國際化人才的辦學目標奮進,其中魯班工坊和漢語橋項目就在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實現品牌化和體系化過程中發揮著作用。本文系基金項目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研究課題(項目編號:2023N125)階段性成果。
構建“課程聯動、校企融通”實踐模式,驅動高職教育在地國際化高質量發展
為響應教育對外開放的時代需求,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主動適應高職教育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從課程開發、第二課堂活動、國際化平臺和社會實踐四個維度構建“課程聯動、校企融通”實踐模式,提升技術技能型國際化人才培育質量。
(一)課程開發賦能,助力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培育
學校在校本課程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厚植學生家國情懷,開拓學生全球視野。深化“三教”改革,積極推進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專業雙語核心課程群的本土化建設,加大融專業、技能和商文化特色的課程鏈開發。邀請海外合作院校教師來校授課,聯合開發國際化課程和專業標準,注重國際優質資源引進并根據本土需求打造。建設雙語課程,體驗雙語文化,助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建設“浙江地域文化賞析”“中華經典誦讀”等多門留學生特色課程,推行“五雙六融合現代學徒制”培育模式,培養通曉中文、理解中國文化、掌握專業技能的人才。
(二)課外活動賦能,推動多元文化融合發展
拓展多元文化共融的第二課堂,開展課內外雙向互動交流。創建一批校園精品社團,生發課內外聯動效應。舉辦“跨越山海,相遇商院”中外學生文化交流活動、“講中國故事,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英文朗誦比賽和“我和詩畫浙江”留學生經典誦讀比賽,引導中國學生強化家國意識,幫助留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留學生“第二課堂”品牌工程,在留學生課堂開設書法、剪紙、茶道、太極、中醫推拿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培養知華、友華、愛華的友誼使者。
(三)國際化平臺賦能,加強國際理解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培養
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借鑒先進教學經驗。與國外優質大學合作,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拓寬師生國際視野。依托中外合作研究中心,舉辦各類國際沙龍主題活動,促進中外學術及文化交流。通過資助師生出國(境)交流學習、實習,參加國際賽事,創建海外實習實訓基地等系列舉措,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浙菜走出去”戰略貢獻力量。建設魯班工坊,推廣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推進人才本土化建設。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構筑“兩基地·三中心”多維交互的國際化平臺(“兩基地”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和烹飪技術傳承教學基地,“三中心”為國際商科職教聯盟、杭州—德累斯頓聯絡辦和中荷旅游人才培養研究中心),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持續提升。學校在2018、2019和2020年先后承辦了以“新商業變革與新商科人才培養”“新商科·高水平·國際化”“新科技·新經濟·新商科”為主題的職業教育國際論壇;2023年4月舉辦的“新發展格局與高質量創新”商貿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以更高質量的標準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創新發展,聚力建設“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命運共同體,為職業教育國際化構筑高質量創新平臺。
(四)校企融通賦能,助推高職教育國際化加速發展
學校與浙江省僑聯、餐飲行業協會聯合開辦了浙江省海外中餐烹飪技能培訓班,與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省僑聯聯合舉辦了“海外中餐文化”“萬家海外中餐館行動計劃”高峰論壇等活動,獲批浙江省海外中餐人才培訓基地、海外中餐文化研究中心,為校企融通、中外餐飲文化互鑒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學校通過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境外項目,定制漢語語言文化培訓方案,研發漢語教學特色課程包,依托智慧教育大環境,運用大數據和智能交互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從語言培訓向學歷教育延伸的國際教育融合模式,助推高職教育國際化高質量發展。
聯通“中文+職業技能”云端模式,推動高職教育在地國際化提質增效
近年來,圍繞留學生漢語教學、海外技能培訓及海外實訓基地建設,學校打造“中文+職業技能”雙輪驅動教學范式,吸引有中文學習興趣和職業技能發展需求的海外學員參與云端學習。2021年學校首次獲批國家教育部門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項目——“漢語橋”線上學習項目,面向海外學員開展線上“語言+技能”培訓。首期包括旅烹專業“一帶一路,美食起步”、電商專業“中國電商文化體驗之旅”和空調專業“體驗冷暖世界,感受智造中國”三個項目,活動吸引了來自俄羅斯、日本、巴基斯坦等33個國家和地區的130余名學員。第二期“冬令營”項目新增了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快’看中國,‘遞’行天下”和投資專業“投在中國,贏在China”兩個項目,分別有200余名海外學員相聚云端,學習漢語知識和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的金融產業、快遞產業等,感受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文化底蘊,加深對中國職業教育的理解。項目的開展增進了海外學員對漢語語言文化和職業技能的深入了解,搭建了理解、溝通和分享的平臺,探索了中文國際教育的云端模式。
以課程開發、第二課堂活動、國際化平臺和社會實踐四維融合為支點的“課程聯動、校企融通”的高職教育在地國際化路徑逐漸清晰,實踐模式成效明顯。該創新模式在提升國際化內涵建設、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擴大國際影響力、實現高職教育在地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未來將在推進國際化資源建設和平臺內涵提升、實現高職教育國際化本土品牌建設新目標等方面持續發力,力爭為國際職教發展貢獻“中國方案”。(諸葛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