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對教師實施分類評聘,又增設了‘職業技能型’,在這之前,我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獲過一等獎,可以向教授職稱努力一把。”朱瑾是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基礎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原以為副教授職稱已是事業“天花板”的她,乘著政策的東風,錨定了新的職業發展目標。
近年來,金職院努力破解“五唯”難題,2017年系統創設了“4+X”教師考核評價項目體系,探索教師的分層分類職稱評價,突出教師教學業績,注重“雙師”能力提升,同時兼顧個性化發展。“目前,評價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進一步凸顯,有效促進了廣大教師的事業發展,特別是促使高技能人才不斷脫穎而出,科研標志性成果培育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為學校‘雙高’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力資源保障。”該校人事處處長樓宏強說。
分層分類,讓不同類型教師找到相應發展軌道
“一把尺子評所有”“重科學研究,輕教育教學、服務育人”,這是不少高職院校職稱評定中的普遍問題,也是很多高職教師晉升過程中邁不過去的坎。
“教師考核缺少分類評價、過程評價,挫傷了他們的教學積極性,也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樓宏強介紹,所謂“4+X”,“4”指的是教學業績考核、“雙師”評價認定、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崗位聘期考核等4項常態化、周期性考核評價項目,而“X”指的是多元化的單項考核,尊重教師個性,為不同工作特點的教師“量身定制”單項評價,激勵教師盡展其才,“教學改革直指評價痼疾,從多個維度對教師進行綜合性評價,強化分類型評價,增加了選擇性,完善了發展性”。
思政課教師朱瑾從改革中得到了實惠。得益于分類評聘,有“教學為主型”“科研為主型”“教學科研并重型”“社會服務與推廣型(或雙師雙能型)”4類可供選擇,教學業績突出、連續8年考核拿到A級的朱瑾選擇了“教學為主型”,在改革后的首個聘期中順利地被聘為副教授。
本著“更有益于教師成長”的原則,評價政策一直在進行動態調整。去年,職稱評聘教師系列申報類型在原先4種類型的基礎上,結合職業院校教師個人獲獎及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獲獎的特點,又增設了第5種類型——“職業技能型”,讓更多教師對自己未來的職稱晉升之路充滿了信心。
“為期3年的考核周期,讓教師們少了后顧之憂。”朱瑾說,3年內,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靈活機動地進行工作安排,只要最后達成考核指標即可。在去年新修訂的崗位聘期考核實施辦法中,又定下了“雙肩挑人員實行雙崗雙考”“援疆、援藏、支邊等教職工連續兩個聘期不作考核要求”等11項人性化舉措。
劉宗寶是該校藝術設計學院教師,由于符合“職業技能型”教授職稱評聘條件,他于去年成功晉級為副教授。“學校新職稱制度通過明確評價體系,為各類人員提供了相對應的發展軌道,只要沿著自己的軌道體系走,都有可能突破事業瓶頸,到達職業的金字塔尖。”劉宗寶說,“政策的改變,給每一位教師吃了一顆定心丸,讓大家都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工作中。”
隨著改革的推進,金職院建立起了“崗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管理機制。據統計,近3年來,該校直聘教授10人、副教授26人,第5輪、第6輪、第7輪崗位聘任分別有21人、20人、17人因聘期考核不合格而降低專業技術崗位等級。
打通通道,為高技能人才營造干事創業氛圍
毛輝,博士就讀于韓國成均館大學,2017年被引進到金職院制藥學院工作。得益于評價改革政策,進校第2年,他就被聘為副教授。2021年,毛輝又憑借標志性成果,晉升為教授,是該校最年輕的教授。
“學校的職稱改革政策設置了更加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與體系,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讓愿意干活、能干活、有突出貢獻的人干勁十足。”毛輝說,“不僅年輕教師有了快速成長通道,各個年齡層次教師的工作激情均被點燃。”
以毛輝為例,入職以來,他將精力更多放在科研上,主要圍繞功能化合物的化學合成開展研究,取得了累累碩果: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26篇,授權專利5件;主持廳局級以上科研項目8項,其中省部級項目2項;曾獲浙江省訪問工程師校企合作項目成果評審一等獎、金華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一等獎、金華市青年科技獎……
在不少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聘的條件主要還是參照普通本科院校,忽視了職教師資自身特點。“我們較早規避了這一弊端,自2014年高校評審權下放以來,學校考核評價就注重凸顯‘技術技能’特點。”樓宏強說。
設置“個人獲得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國家級獎項”“指導學生競賽獲得國家級獎項”等高級別獲獎可替代課題或論文的業績條款;開通“直通車”評聘,單列評聘指標,允許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浙江大工匠、錢江技能大獎、浙江杰出工匠等榮譽的教師直接評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增設職業技能型,按照非藝術體育類教師、藝術類教師、公共體育教師等類別,分別設置技術技能類獲獎的業績條件,進一步凸顯教師發展特長……改革至今,金職院極大地發揮了考核評價在“決戰‘雙高’建設”關鍵期的“指揮棒”作用。
人才評價機制的完善,激發了創新創造活力,而人才活力的充分釋放,推動了學校的高質量發展。據了解,2017年,金職院入選全國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校;2020—2021年,該校教師教學發展指數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三、省內第一;2022年,該校獲批“浙江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綜合試點校”。(本報記者 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