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實施背景
“魷”必有方研學項目,以漁港印象、漁村記憶、漁都風情、海鮮美食等遠洋元素構成的“漁文化”為精神內核,以“遠洋漁業”為特色產業依托,抓住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建設的戰略契機。以“遠洋健康食品”為核心的健康產業方向,采用“遠洋漁業+”的創新發展模式,推出具有遠洋特色的研學活動,選用遠洋經濟魚種——魷魚作為“魷”必有方研學項目的重點,不僅僅在特色展館中全方位的展示魷釣產業,更將其融入手工項目,使市民朋友深入了解遠洋產業,并將魷魚應用到更多的菜色中。
項目實施過程
定海區遠洋漁業小鎮作為終身學習體驗基地開放面積約61764平方米,包含中國魷魚館展廳參觀以及研學手工活動。
【學】:科普魷魚知識
中國魷魚館,位于舟山市定海區干覽鎮舟山國家遠洋漁業基地交易中心,是以魷魚為主題,集展示、科普、趣味為一體的沉浸式海洋生物數字化展館。展廳分為上下兩層,一層為游客服務中心、魷魚產品售賣區、魷魚主題文創區、魷魚美食體驗區,占地1000平方米;二層為魷魚主題沉浸式體驗區,該體驗區由魷來已久(魷魚基礎知識)、魷也榮耀(產業發展)、魷釣之旅(魷釣過程)、魷其新鮮(食用價值)、魷口皆碑、意魷未盡六個板塊組成,占地1600平方米。
走進中國魷魚館,可以了解到世界主要經濟魷魚的海域分布、魷魚親戚們北海巨妖的傳說、魷魚的生活習性、魷魚的歷史典籍、世界、中國及舟山魷魚產業概況等知識,領略魷釣之旅CAVE沉浸式影院、魷魚的MAPPING秀、環繞式尋魷影院、魷魚餐桌等現代化場景體驗設施,讓觀者多角度、多樣化感受魷魚的魅力。展館以“講好魷魚故事”為主題,結合定海遠洋漁業小鎮產業特色和優勢,融合最新的聲光電媒體技術,全景演繹魷魚科普知識、魷魚產業發展歷程,令市民朋友們充分了解魷魚的品種、世界分布、食用價值、產業鏈條等科普內容。
【踐】:動手實踐,更深了解魷魚
1、手工烤魷魚、魚片制作:將烤魷魚機的上下兩面鐵板都均勻地刷上食用油,待鐵板溫度上升至145℃。將半干的魷魚放置在調好穩定的魷魚機上,放下鐵板,利用高溫和壓力烤制魷魚。其中每隔一分鐘左右要將魷魚翻面并重新刷油烤制,需重復2~3次。等魷魚完全變軟并有明顯香味后,將魷魚取出鐵板,打開拉絲滾輪裝置,通過在滾輪裝置上反復拉絲5~6遍,將魷魚片的組織拉松,使其變得更加柔軟方便后續手工撕成魷魚絲,手工魷魚烤制過程結束。
2、手工魷魚面疙瘩制作:市民通過將魷魚打成泥與面粉均勻抓散混合,然后加入紫薯、菠菜、胡蘿卜等多種蔬菜汁,和成顏色不同的面團,然后借助勺子將壓扁的面團刮成大小均勻的面疙瘩。加入青菜、雞汁調味,魷魚面疙瘩制作完成。
【品】:品嘗成果,收獲滿滿
手工烤魷魚片、魚片松軟噴香,手工魷魚面疙瘩加入各色蔬菜、佐料調味,味道鮮美,品嘗到自己的實踐成果,使參與這項產業特色衍生項目的活動者們收獲滿滿,意猶未盡。
中國魷魚館為終身學習基地內的主要學習場所,對市民全天開放,設施完備,環境整潔,安全措施到位,有專人負責,運行正常。
項目活動效果
定海遠洋漁業小鎮依托小鎮天然良港,打造文化創意街區展示舟山漁都風情,吸引全市的市民來小鎮開展以美術、攝影、寫作為主的舟山海洋漁業文化采風活動,小鎮將通過布置木船、鐵錨、漁網等具有海洋元素的景觀,為采風活動提供豐富的素材。同時通過中國魷魚館以多媒體技術作為媒介,將魷釣產業全方位的展示在觀眾眼前,并將結合具有遠洋特色的研學手工體驗項目,成為舟山市中小學生課外鄉土文化課程指定研學點、市民遠洋文化學習體驗基地。烤魷魚片、魚片,做魷魚面疙瘩等手工體驗活動作為產業特色衍生項目,受到了廣大市民朋友的歡迎,從魷魚解剖到依據自身喜好做成魷魚面疙瘩或上烤魷魚機烤制,疏松,最后品嘗到自己親手烤制的魷魚片,在定海遠洋漁業小鎮市民朋友能體驗到獨具特色的遠洋魷魚項目。
隨著中國魷魚館設施日趨完善,學習項目活動體驗不斷提升。2021年,場館參觀學習體驗的人數達7.1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