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17日)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我國教育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我國職業教育從“單向引進借鑒”走向“雙向共建共享”,正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模式。
職業教育助力技能人才培養國際合作
伴隨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 服務共建“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已與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聯系,與19個國家和地區合作建成20家魯班工坊,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合作開設“中文+職業教育”特色項目,培養了大批懂中文、熟悉中華傳統文化、當地中資企業急需的本土人才,并幫助“一帶一路”國家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助力合作國家工業化進程。
職業教育助推技術文化交流
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世界技能大賽,以賽會友、以賽促技。面向歐洲地區,打造中歐“雙元制”產教融合平臺,加強與德國、法國、瑞士等歐洲相關行業領域優質企業職教合作,推動成立“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搭建與中東歐國家校企合作平臺;面向非洲地區,啟動“未來非洲—中非職業教育合作計劃”,合作成立“中非職教合作聯合會”,進一步加強與非洲國家職業學校的聯系與交流; 面向東南亞地區,實施“中國—東盟雙百職校強強合作旗艦計劃”。2022年,主辦金磚國家職業教育聯盟大會,成立金磚國家職業教育聯盟,舉辦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積極推動金磚國家加強職業教育領域交流對話。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即將召開的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將建立起后疫情時代職業教育國際化縱深發展的重要機制,推動全球職教界和產業界深度合作、共同發展,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助力各國經濟社會發展。
教育部:將倡議創設國際職教大獎和職業教育獎勵基金
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持續改善職業教育在國際社會的價值度和認可度,將通過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平臺,發出創設國際職教大獎和職業教育獎勵基金的倡議,樹立對職業教育有突出貢獻和旗幟意義的典范,共建職教國際平臺,共謀全球職教發展。
國際職教大獎擬圍繞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共同挑戰和共同關切,體現世界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和突出貢獻,具有示范性、引領性和可推廣性,重點獎勵在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總臺央視記者 高晨源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