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行知職校新疆內職班十年辦學側記
白天,參加各項鄉村振興會議,引導村民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跟蹤摸排就業人員收入情況;晚上,入戶走訪了解村民困難訴求,組織開展農牧民夜校,宣講黨和國家的各類好政策……自從今年年初被派駐到新疆莎車縣艾力西湖鎮前進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麥合木提·麥麥提儼然成了一個大忙人。“雖然累,但很幸福。”他直言,如果不是黨的政策,自己去不了內職班,“現在有能力幫鄉親們脫貧致富,這是我的責任和光榮”。
麥合木提是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新疆內職班的第一屆學生。作為寧波唯一一所開辦新疆內職班的學校,從2011年至今,寧波行知職校共為新疆培養了1000余名職業技能型人才,其中600余名畢業生已成為興疆的生力軍。“實現共同富裕,一個民族也不能少。”該校校長裘宏山說,辦好內職班,就是為更好地建設新疆培養一批政治可靠、有真才實學的后備人才。
根植民族團結和愛國情懷的種子
一聲令下,身著軍裝的學生們立即進入狀態,熟練地疊起了被子,蹲下、鋪平、壓實……短短幾分鐘,被子變成了“豆腐塊”,方方正正、棱角分明。記者了解到,在寧波行知職校,新疆部的學生每學年都會開展一次全員軍訓。
“軍訓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副校長孫金巨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學校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根本,以民族團結教育為基礎開展新疆內職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并積極組織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活動,著力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
每天觀看一次《新聞聯播》,每周舉辦一次“周末大講堂”,每月開展一次愛國主義活動;中秋節,本地學生與新疆學生一起“賞月吃月餅”;平日里,新疆學生和本地學生結對子走“親戚”;南湖紅船留下他們的身影,象山海邊蕩漾著他們的笑聲……學校不間斷的主題德育活動,把民族團結和愛國情懷的種子深植在新疆學生心中,開出了心懷感恩、回饋社會的雪蓮花。一批又一批的新疆學生加入“石榴籽服務隊”“雪蓮花藝術團”,去福利院和殘疾人托養中心,送溫暖、獻愛心。
今年3月,新疆部組織優秀團員參加了由慈溪市團委組織的“跟著團團學黨史”民族系列活動,走進中共浙東區委成立處舊址,接受了一次生動的黨史教育。“這次紅色之旅,我們進一步深入了解了偉大的黨的光輝歷史,我要盡快把學到的內容分享給家鄉的親友。”哈薩克族學生古麗娜孜在現場撥通了視頻電話,向家鄉親人介紹了當天的黨史學習收獲。
“一生多技”+“全員化升學”
燒家常菜、做各類西式面點……這個暑假,新疆內職班2020級西餐烹飪專業學生艾克熱木成了母親的“專屬廚師”。“我給母親做了兩個月的飯,她別提多高興了。”艾克熱木告訴記者,他以前幾乎沒怎么進過廚房,在學校學習了一年多,現在已經能夠燒得一手好菜。
職業技能始終是職校生的“最大本錢”,在新疆部主任勵姜眼中,內職班最直接的目標就是教給學生一技之長,“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校最先進的教育資源,發揮專業優勢,提高內職班學生的職業教育質量”。
為此,寧波行知職校把最硬的“龍鱗”給了新疆內職班。學校的建筑工程施工是省骨干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省示范專業,學前教育專業慈溪市唯一開設,學校還有信息技術、建筑工程施工和旅游烹飪的省級實訓中心,這些專業和所有優勢教學資源都毫無保留地向內職班開放,并選派了一批政治過硬、業務精湛、吃苦奉獻的骨干教師。
“要順利就業,光有一門技術可不行。”孫金巨一直記得在新疆家訪時一位當地工作人員對他說的一句話:在新疆就業,普通話才是第一技能,信息技術是第二技能。為此,近年來,寧波行知職校積極落實“1+X”證書制度,明確了新疆部學生三年專業等級考試的科目和具體要求,著力提升學生的各項技能水平。“除了畢業證書和相關專業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我們還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和計算機等級考試。”孫金巨告訴記者,三年的時間,大部分畢業生都做到了“會說會寫會打”,實現了“一生多技”。
此外,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該校還積極引導學生在畢業后繼續深造。從2018年開始,該校新疆內職班的升學率就達到了100%,實現了“全員化升學”。
十年培養600余名興疆人才
2018年,麥合木提回到新疆,并被派駐到莎車縣阿扎提巴格鄉深度貧困村,成為駐村工作人員。兩年后,該村在冊的84戶254人全部脫貧。如今,在前進村,他又帶著230戶村民搞起了鴿子養殖。經測算,僅這一項目,今年就能平均給每戶村民增收2000元左右。
十年來,像麥合木提這樣學成歸鄉,助力家鄉人民共奔富裕的內職班畢業生還有很多。帕爾哈提·亞生畢業后回到新疆創辦了兩家影視工作室,目前年營業收入百萬元,不僅自己的腰包鼓起來了,還帶動當地更多人就業;畢業后,阿爾孜古麗·巴拉提回到家鄉庫車縣阿克吾斯塘村工作,并于2016年起擔任該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這些年來,她帶著鄉親們種上了紅棗,也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培養好一名內職班學生,就能幫助一個家庭,改變三代人命運,穩定一方和諧,造福一個地方,這是新疆部十年發展印證得來的。”孫金巨表示,今后,學校還將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礎上,加快2.0版的人才培養計劃實施,讓更多新疆學子在浙江升學,掌握一技之長,助力美麗新疆建設。(本報記者 邵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