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是產、學、研“三位一體”的融合模式,具備教育和企業的多種功能以及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力。當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為新時期深化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也是進一步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更好培養社會所需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關鍵點和著力點。
辦學歷史悠久的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提升學生才能、成就教師事業、打造學校品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辦學宗旨,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校企合作為主線,不斷堅持引企入校、辦校入企,形成了“雙師引導、三崗體悟”的教學特色,構建了確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體驅動、三段進階、三標考核”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推動區域產業升級發展的職教新高地——
明確定位 緊抓發展關鍵
緊抓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的新契機,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重慶市潼南職業教育中心和企業在產業園區管委會的激勵驅動下,成立了“遂潼一體產教融合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遂潼中等職業學校以“行業企業合格員工”為人才目標導向,強化并落實人才培養認崗、跟崗和頂崗三段能力遞進過程,嚴格把好行業規范標準、企業用工標準和學校畢業標準三大考核關,構建確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體驅動、三段進階、三標考核”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一體驅動”是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關鍵環節。
“一體驅動”是指遂寧市的校園企業(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遂寧市高新區汽車產業園區、遂寧品信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與重慶市潼南區的校園企業(重慶市潼南職業教育中心、重慶市潼南區汽車產業園區管委會、潼南廣通汽修廠)通過校校合作(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與重慶市潼南職業教育中心)、園園合作(遂寧市經濟開發區汽車產業園區與重慶市潼南區汽車產業園區管委會協作)、企企合作(遂寧品信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與潼南廣通汽修廠合作)的形式,由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為發起單位,遂渝的校園企業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遂潼一體發展先行區等相關文件為指導,共同成立“遂潼一體產教融合教學指導委員會”。通過遂潼兩地園區管委會的有效介入,共同驅動兩地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從而有效破解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中校企合作難以深入的問題。
產教融合 加快多方協同
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自2006年四川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立項創建以來,先后與省內外50余家企業開展了校企合作,但由于校企合作主體利益訴求相差太大、企業主管機構在校企合作中嚴重缺位等問題,校企合作難以深入,僅停留在企業用工和人力輸送方面。國家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戰略后,川渝地區的中等職業學校如何構建發展共同體?川渝兩地中等職業學校如何捆綁發展?這為中等職業學校提出了新的探索課題。
立足新的發展契機,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根據發展規劃、專業布局調整以及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在廣泛開展行業企業產業調研的基礎上,主動聯系遂寧市汽車產業園區管委會,通過學校和園區管委會的洽談協商,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面達成合作協議。遂寧市汽車產業園區管委會利用招商引資和對園區統一管理規劃的職能作用,制定引導企業積極參加校企合作的優惠政策,從產業園區內篩選出樂意參加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遂寧品信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根據《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和四川省政府部門、重慶市政府部門關于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批復的總體要求,遂寧市高新區汽車產業園區管委會與重慶市潼南區汽車產業園區管委會建立了“園園合作”關系。在遂寧市教育和體育部門與重慶市潼南區教育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省大英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與重慶市潼南職業教育中心在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上建立了校校合作關系。
為推進多方協作,加快產教融合,“遂潼一體產教融合教學指導委員會”廣泛開展行業企業人才需求調研,分析各個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應該具備的崗位能力,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行業人才通用操作技能標準為導向,融入學校育人文化和企業管理文化,形成行業通用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以具體工作崗位操作項目為載體,以專業教學標準為基石,梳理出若干個工作崗位操作能力點和專業知識點,形成人才培養規格,人才培養規格應包括職業素養要求、職業技能要求、文化和專業知識要求3個方面。由此,解決了校企合作中企業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并不斷探索園校合作的新機制,助推了現代學徒制人才的培養。(彭宇福 陳克樂 徐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