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活到老,學到老!”如今,在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下,許多老年人學習的熱情十分高漲。
為了讓社區內的老年居民“有學上、高興上”,就近接受教育、參加活動和交友分享,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青楓社區為老年人學習教育開辟了新天地——青楓課堂。這所被譽為“家門口的‘老年大學’”以“我發布,你報名”“你上課,我買單”的形式,開拓了虎頭鞋、中式點心、剪紙、書法、形體、葫蘆絲等十門課程,讓社區90多位老人閑暇之余也能學到新技能,極大地豐富了老人們的業余生活和多元化學習需求,受到了居民們的點贊。
居民:空閑時間學技能,生活更加多彩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鐘樓區北港街道青楓社區,雖然室外驕陽似火,酷暑難耐,但社區三樓的綜合活動室里,依然有不少居民冒著高溫趕來上課。“這些課程都很火爆的,名額有限,好不容易報上名,不能浪費機會了呀,要好好學的。”居民們說。
在中式點心課程上,十幾位大媽正跟著點心老師徐桂蘭在學做生煎包。62歲的姚亞娟是學員之一,她原先和老伴住在新北區奔牛鎮,后來家里添了孫子,姚亞娟便來到了兒子所住的小區景瑞曦城,幫著帶孩子。姚亞娟有兩個孫子,去年,小孫子終于上了一年級,有了大把空余時間的她,聽說社區開設了第一期青楓課堂,便趕緊報了名。
“我學了虎頭鞋、剪紙、點心制作,又會了幾個技能,特別有成就感,去年做的虎頭鞋送給了親戚朋友,他們還想再讓我做呢!”姚亞娟感嘆,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老年人的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了。
形體課上,穿著舞蹈服裝、打扮精致的吳玉英,正跟著模特老師練習形體。今年54歲的她,還是社區舞蹈隊的一員。前幾年,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吳玉英提前退休在家。照顧母親之外,她還有一些空余時間,卻無從打發。于是,去年她也報名參加了青楓課堂。
“常州老年大學報個名太難了,離得又遠,家門口能有學習的地方,而且還免費,我們都很開心啊!”去年,吳玉英學習了攝影,今年她又報名了最感興趣的形體課。“上了這個課,我變得更加自信和美了,還走了一回真正的T臺,太棒了!”
課程:居民志愿者授課,所有課程免費
青楓社區黨委書記蔣俏艷向記者介紹,在2019年之前,社區不定期也會組織居民們進行一些課堂學習,但并沒有固定下來。
在和居民的日常交流中,蔣俏艷注意到,不少居民尤其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想要學習的需求還是存在的。“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退休之后也不用干農活了,有了更多的時間,不少老年人會選擇充電學習。但是常州老年大學報名太火爆了,名額有限,可謂一位難求。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路途較遠,從我們這邊坐車過去時間長,有時候還得趕回來接孩子,所以有些老人就不太愿意去了。”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為此,在征求居民們的意見之后,蔣俏艷決定利用社區內的現有場地和人才資源,開辦一個家門口的“老年大學”——青楓課堂。
2019年3月,青楓課堂第一期課程開課,共有攝影、書法、虎頭鞋、剪紙、傳統點心5門課程。上課的老師都是社區的居民志愿者,他們中一部分是光榮退休的老年居民,還有部分是活躍在工作崗位上的年輕居民,所有老師都是利用閑暇時間,義務為學員們上課的。
受疫情影響,今年青楓課堂直到6月才開課,課程又增加了形體、瑜伽、葫蘆絲、國畫、太極5門,全部課程達到了10門。
社區居民徐桂蘭就是青楓課堂點心課的老師,69歲的她做了幾十年點心,如今她成了一名志愿者老師。“在這里很開心,不僅能把我會的東西教給大家,還結識了很多朋友,真正實現了老有所樂啊!”(吳飛 須曉清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