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9日至26日,筆者參加了由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組織的《全區中高職院校黨組織書記暨黨務工作者骨干培訓班》,通過系統學習,收獲很大,受益匪淺。下面,筆者結合學院“雙高校”建設中黨的建設和三全育人等任務,從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創新方面,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而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緊緊圍繞思政課建設的重大意義和實踐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深刻論述,為我們辦好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研究職業院校特點,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職業院校思想陣地的鞏固,對學生自身健康成長,對教育的立德樹人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形勢大局,充分認識做好學院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深刻內涵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對做好新形勢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做好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保證,是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客觀要求,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樹立正確價值取向。要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質,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文化觀、人生觀。要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教書不忘育人根本、言行不忘為人師表、研究不忘經時濟世、學術不忘紀律規范。要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老師做到“六要”,工作做到“八個相統一”,要在“六個方面下功夫”,在人文環境上營造良好氛圍,在網絡媒體上弘揚正能量。我們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形勢大局,進一步明確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向、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把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取向貫穿于立校辦學、立德樹人全過程。
二、強化理論武裝,筑牢思想根基,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眾多課程當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同樣,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教育引導學生做人的課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立足中華民族的千秋偉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理直氣壯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
我們在開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抓好“三進”,切實把思政課打造成為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四個自信”、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骨干課程。一是學院黨委對思政課開設審定把關。學院黨委每學期對思政課的教學安排、課程設置、課程內容等集體把關;對思政課教師優先招錄,確保人數達到1:350要求;輔導員招錄以思政專業為主,為思政課教師儲備隊伍;每一節思政課課時費比其他類別的課時費多5元;堅持思政課集體備課制度,不斷提高授課質量和水平。二是把思政課打造成全員“金課”。在馬列主義學院,充分發揮兩個《自治區首批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作用,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采取教學互動、專題輔導、觀摩學習等多種形式,反復研討打磨完善“3+1”思政課課程使之成為學院“金課”、自治區“金課”。三是提高授課藝術,春風化雨育新人。強化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授課選準切入點、興趣點,從身邊故事講起,從防疫看世界、看“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從切身體驗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引導廣大
師生全面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立場、社會主義立場、中華文化立場、人民立場,內化為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和對社會主義的真摯熱愛。
三、強化擔當意識,落實立德樹人,堅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
2018年10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塔里木大學建校60周年之際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全疆高校都要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導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學習,學院辦學定位調整為:立足新疆,著眼全國,面向二產,為興疆固邊服務。校訓:厚德強技,奮發有為。把立德擺在首要位置,激發師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新疆地方職業院校,我們必須堅持“四為”立校辦學根本指針,把牢方向,確保學院改革發展始終與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同行同向,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鮮明導向,把胡楊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服務新疆工作總目標,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
一是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辦好學院教育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就是建設一支嚴守政治紀律、反分裂斗爭紀律、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教師隊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教師做“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要求,嚴格抓好政治理論武裝。按照要
求,2019年,學院全面實施“雙帶頭人”建設工程,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著力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實施《師德師風引航工程》,認真落實《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建立“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師德建設機制,實施師德失范“一票否決”;大力宣傳“時代楷模”和“最美教師”,每年選樹表彰一批師德師風模范標兵,弘揚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通過持續深入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人人爭做“四有”好老師。
二是堅持高水平高職特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才培養體系涉及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而貫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精神,主動作為、科學謀劃,以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為核心,扎實推進教育改革,更好服務黨中央治疆方略,更好服務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在“雙高校”建設中,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實施“強根固基”行動計劃,健全黨組織機構;實施“培元鑄魂”行動計劃,強化政治魂魄;實施“黨建+”行動計劃,以黨委、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為龍頭,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建立分院黨總支(直屬機關黨支部)書記抓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制度,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化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構建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核心、綜合素養課程為支撐、專業教育課程為輻射的三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完善專業體系建設,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創新驅動
發展戰略、向南發展戰略等需求,調整專業結構,重點扶持輕工食品、紡織服裝、應用化工及機械制造類專業,構建與區域產業發展相匹配的專業體系。
四、強化理想信念,創新工作方法,不斷豐富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開展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全面貫徹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相統一”的要求,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沿用好辦法、改進老辦法、探索新辦法,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實施“一心三環”思政育人模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工匠精神培育,摸索三全育人新方法。以思政課為“一心”,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創新“1+N”教學法,構建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激發學生參與課程教學積極性。以課程思政課為“一環”。在“雙高校”建設中,制定了《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計劃打造100門示范課、50門在線精品課、6個示范專業,2019年立項69門課程,驗收57門,投入15萬元支持經費。根據教育部最新精神,課程思政工作將在全部課程中展開,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思政課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有
效融合、良性互動發展。以第二課堂為“二環”。注重利用學生校園活動載體,依托早讀、道德講堂、黨團日活動等平臺,加強馬克思主義“五觀”、黨史和新中國史學習教育。通過組織師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紅歌比賽、觀看愛國影片和書籍等活動,加強革命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教育,引導青年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志愿服務、社團活動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以社會實踐為“三環”。積極推進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學生教育形成合力,通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萬件事”,啟迪學生,發揮好綜合集聚教育效果。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企業實習、大家訪、“三進兩聯一交友”和“兩學一實踐”等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國情民情,使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奉獻,不斷提升實踐育人、科研育人效果。
(二)繁榮校園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們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注重加強校園文明禮儀建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常態化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傳統禮儀學習、傳統佳節慶祝等活動,不斷增強廣大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了解和堅守。加強“工匠精神”養成教育、體驗教育和實踐教育,促進“工匠精神”與技術活動、技能培育有機結合,構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園文化,推進產業文化和企業文化進校園。學院與新疆中泰集團聯合成立中泰學院,以中華傳統禮儀舉行“拜師”會,每年舉辦工匠精神大講堂、科技制作等活動,使弘揚踐行工匠精神成為學院的文化自覺。努力營造良好的
生活、學習環境,在環境育人上做出新成效。學院打造近200畝休閑學習健身區,有一池彎曲水面、400多條色彩斑斕的魚兒、北方的蘆葦、南方的荷花,綠樹成蔭,綠草聯片,鮮花盛開,環境育人效果顯著。把人與自然的和諧貫穿到學院思想教育過程中去,把“青山綠水也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根植于師生心中。封閉管理期間,師生們常態化的健身休閑驅趕了心中的煩惱。
(三)發揮家庭教育重要作用。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既要給學生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又要尊重學校安排,配合學校搞好學生的教育,同時還要注重家庭文化、家教、家風,給學生以示范引導。今年,在春季入學、封閉管理、送藥看病、專升本考試、防疫保護、放假安排中,黨委班子分工負責,通過分院、輔導員、班主任充分與家長溝通聯系,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心里疏導、課業學習,其中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融入和風細雨的交流中,同時對家長也起到教育的作用。內地學生14天健康觀察期間,學生2人一間宿舍,配有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在正定等9本書和運動器材;7月份,教工委隨機電話調查40名專升本同學,學習、生活、報考情況,很好地檢驗了學院家校聯動的效果。我們要推動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協同育人機制,加強與家庭的溝通,共同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和心理健康,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頻共振。(葛亮 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