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你,同為血肉的身軀,你何來無畏的,何來無畏的勇氣?我想問你,不是父母不是兒女,是什么讓你,是什么讓你,不離不棄?”近日,這段“靈魂拷問”觸動著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師生們的心。它來自于該校藝術系表演藝術專業陳軼群副教授為守護一線的白衣天使創作的公益歌曲《生命相托》。
陳軼群是湖北荊門人,大學在武漢音樂學院讀書。疫情發生后,他特別牽掛武漢的良師舊友和荊門的親人朋友們。看到全國各地援助湖北的醫護人員,他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身在浙江,心系湖北,他萌生了創作歌曲感恩白衣天使的想法。
談起創作的動力,他說:“在這個時候,最讓我覺得牽掛的,還是那些每天生活在最危險的地方,每天跟病人接觸的醫護工作者。他們臉上深深的勒痕,厚厚的防護服,被剪掉的長發,疲倦的身影……都在我的腦海反復出現。他們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是那么普通、平凡,可是在他們身上卻迸射出偉大和神圣,以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和堅毅。”這些感觸奠定了整首歌曲的基調,也被融進歌詞里,迸發出對醫護工作者最大的敬意。
談到歌曲的名字,他說:“河北省醫療隊的領隊袁雅冬主任說的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她說‘病人對我們是生命相托的。你在這個關鍵時刻,身為一個醫生是否能托得住,托得起?’因此,《生命相托》就成為了我這首歌曲的名字。”
創作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歌詞與旋律準備完畢后,還有編曲、錄制與視頻制作。居家環境下錄音設備缺乏、錄音環境不良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為了屏蔽雜音,我關在家里的衛生間,錄了兩天才算出來了小樣”。陳老師經過反反復復一遍一遍的嘗試,終于解決了創作后期的問題。
哪怕有再多的困難,都擋不住獻歌給醫護人員的心意。“我們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會將他們永遠銘記在心底,因為他們正是我們民族的魂魄,我們民族的脊梁。”陳軼群老師說。(通訊員 趙青 時憶寧)